前言

相信只要搜尋「電競滑鼠推薦」,大家就會看到一堆關於DPI、CPI還有MCU等一大堆的名詞解釋,或是大品牌羅技Logitech、雷蛇或Zowie等的差異比較。雖然在購買滑鼠的時候,知道這些或和大部分人使用相同的配備,確實可以避免吃虧,但我們想問的是,這些數據優秀的大品牌滑鼠就100%會適合你嗎?

圖片出自Unsplash,非智選Blog 所有

本篇文章還是會先提供大家一些關於電競滑鼠的簡單知識,後續會把核心焦點放在,怎麼根據自己對遊戲的需求來挑選適合的電競滑鼠。滑鼠的差異絕對不僅在數據間而已,在使用環境和習慣上也會有所分別。希望大家在參考網路上的電競滑鼠推薦名單時,也能更精準的找到自己需要的電競滑鼠。

開始介紹前還是必須補充一下,每個人習慣的滑鼠握姿或玩的遊戲都不同,最好在購買前經過試用,才不會花了冤枉錢

電競滑鼠小學堂

這個部分我們會對滑鼠規格做一些簡單的解惑,把網路上常見的規格做一些整理比較,不用擔心要理解太多複雜的數據。如果是對滑鼠已經有一定認識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後面,我們會針對不同類型的遊戲所適用的電競滑鼠作比較。

推薦無線滑鼠還是有線滑鼠?

對電競滑鼠有一點認識的玩家,應該多少聽過「鼠線夾」這號人物,目的是把有線滑鼠的線拉高,減少線材與桌面間的摩擦感,以提高滑鼠移動的順暢度。光就這一點來說,無線滑鼠是100%的領先,相對於有線滑鼠將線材與桌面的摩擦感歸零,在移動範圍上也是完全沒有限制。

圖片出自MadCatz官網,非智選Blog所有

如果是擔心延遲問題的朋友,其實你真正需要關心的是價位問題。目前常見的高階無線電競滑鼠如:羅技Logitech G PRO X SUPERLIGHT雷蛇Razer Viper UltimateMad Catz R.A.T DWS 等,都已經有許多電競選手在使用,所以對於一般玩家來說,延遲不會影響過大,只是普遍低延遲的無線滑鼠會來到$3,000以上的價位,外加上需要定期注意電量,是比較需要考慮的一點。

圖片出自Pexel,非智選Blog所有

除了價格較低之外,有線滑鼠少了電池的重量,相對於無線滑鼠的重量較輕,就規格和性能來說也會更優於無線滑鼠。順帶一提,購買有線滑鼠要注意線材的材質不同也會影響使用起來的手感。過去常見的材質多為橡膠線、編織線到後面的傘繩線,目的除了更有效的保護內部線材之外,編織線和傘繩線也相對更輕盈柔軟,在接觸滑鼠墊或桌面時摩擦力也更小

電競滑鼠的外型有什麼差異?

電競滑鼠的外型百百種,除了好看之外,也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握姿的滑鼠。最簡單的分類可以分成對稱鼠非對稱鼠,對稱鼠即左右對稱的滑鼠,是最常見的滑鼠外型,左右撇子皆適。而非對稱鼠則是專門給單一手使用,通常在外型上會更貼近人體工學設計,減少玩家手部控制的施力。

在握姿方面,通常分成掌握、抓握和指握,當然還有各種千奇百怪的握法,但通常是以這三種去做延伸,例如:斜握、平握等差異。

圖片出自Unsplash,非智選Blog所有
  • 指握:手掌完全不接觸鼠標,以指尖操作遊戲的玩法。最精準與快速的握法,但不容易熟練,握起來也較耗力。
  • 抓握:手掌也會靠在滑鼠背部,但手掌上半部會些微離開滑鼠,主要用手指和手腕抓取滑鼠。好處是可以做到很細微迅速的操作,但容錯率較低不易調整。
  • 趴握:手掌完全靠在滑鼠背部,用整個手掌去控制滑鼠。好處是手腕不需要太多施力,但手軸移動的範圍需要有一定空間,比起指握、抓握反應較不精準。

電競滑鼠的靈敏度該怎麼看?

接著是電競滑鼠的萬年難解之謎-靈敏度,詳細的數據介紹可以直接搜尋滑鼠靈敏度相關的文章,這邊會以應用為主軸來做介紹。

DPI(CPI)與eDPI

DPI與CPI並不相同,但簡單來說都同樣是關於滑鼠本身的靈敏度,用來衡量滑鼠移動精確度的標準。DPI/CPI越高游標移動的就越快,在選購時,不一定要挑選DPI/CPI數值最高的電競滑鼠,只要調整範圍足夠就好

這麼說的原因是,滑鼠的靈敏度並不完全代表遊戲內的靈敏度,實質影響的是所謂的eDPI(effective Dots Per Inch),常聽到許多電競選手會把DPI/CPI定在400或800,但其實也會因為遊戲內的靈敏度而有所不同。下面是一個eDPI的簡單計算公式給大家參考。

eDPI = 滑鼠DPI * 遊戲內靈敏度

還有一點關於DPI必須考量到的是,你使用滑鼠的方式和空間,簡單來說可以分為手腕派和手臂派。手腕派即是使用較高的DPI,所以只要擺動手腕就會有足夠的移動;而較低的DPI移動範圍較大,所以通常除了手腕之外也會連動到手臂,因此稱為手臂派,可以依據自己習慣的使用方式來調整eDPI。

IPS(Inches Per Second)

相對於DPI以面積為基準,IPS是指1秒鐘內滑鼠能夠感測到的最大移動距離。IPS越高游標移動的速度就越快,在操作的反應速度上就會更即時,會和DPI相互影響使用時的感受。如果支援的IPS不夠,但玩家移動的速度過快,滑鼠可能就會出現「掉幀」的狀況。有些電競鼠標不會特別標示IPS,400以上的IPS在電競滑鼠中就算是較領先的規格。

回報率(Micro Control Unit)

也有人稱回報率或輸詢率,它代表滑鼠跟電腦間的訊號傳輸頻率,通常以Hz為單位。回報率越高,滑鼠對玩家動作的反應也越快,與IPS的影響相似,只是IPS與移動範圍有關,但MCU和反應時間連結性更強,能有效降低操作的反應時間。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電競滑鼠回報率都在500-1000Hz,但回報率也不是越高越好。需要考慮到電腦的硬體規格,如果不足以負荷較高的回報率,滑鼠可能就會掉幀,出現游標卡頓、飄動的現象。此外,有些人使用反應過度靈敏的滑鼠,反而容易出現手滑或晃動的現象,所以還是非常應人而異的,千萬不要覺得數值很高就腦衝下手了。

電競滑鼠的驅動設定

雖然有些比較硬核的電競滑鼠如Zowie或雷蛇Razer,為了方便電競選手進行急速調整,會將DPI、按鍵反應速度或回報率的切換按鈕設計在滑鼠底部。基本上大品牌的電競滑鼠,都會有相應的應用程式可以設定。

Logitech 滑鼠推薦
圖片出自Logitech 官網,非智選Blog所有

然而驅動程式的介面也是一個購買前可以做好調查的一點,以知名的羅技Logitech為例,他們研發的驅動程式羅技G Hub就比較常被PTT的網友們討論,認為過度複雜而顯得不人性化。驅動程式除了該有的DPI自定義設定、按鍵和巨集設定甚至是RGB燈色之外,其實使用的流暢度與穩定度才是選擇的第一要件

編程按鍵、可置換零件有用嗎?

這部分對於特定遊戲的玩家來說特別重要,一是近年越來越多的3A大作放棄家機獨佔市場,走向PC端,二是許多玩家會開始透過模擬器的方式來玩手遊,如:天堂W、元神。因此,除了線上遊戲主流的FPS或MOBA遊戲,電競滑鼠的用途也開始需要滿足ARPG、MMORPG遊戲類型,除非你是一個滑鼠搜集狂,否則能把所有使用都聚集在一隻滑鼠上是最理想的選擇

可置換零件

過去電競滑鼠常見的置換零件,如鼠貼鼠腳,都是需要玩家自己再去額外選擇的,有些人偏好鐵氟龍或陶瓷材質的鼠腳,或是直接貼上一層鐵氟龍的鼠貼,可以讓滑鼠使用起來更滑順。甚至有人為了防手汗,會更換滑鼠的外層或是貼上防滑貼,然而這些都是需要花大量時間研究和手作的部分。

Mad Catz
圖片出自Mad Catz官網,非智選Blog所有

有不少品牌是傾向直接附上可置換的零件給玩家,如北美的電競老品牌,MadCatz的這款R.A.T.  DWS來說,提供了側裙掌托和珐瑪三種全面的客製化零件。

側裙和掌托可以讓玩家轉換不同握姿的使用,許多人常常習慣於某種握姿,但換了滑鼠以後才恍然大悟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握姿。如果有不同的側裙和掌托搭配使用,可以更早發現這種問題。法碼的好處在於方便滑鼠重量的切換,因為不同的遊戲風格對於滑鼠重量可能都有不同的要求,這點後面會再為大家詳細解釋。

編程按鍵

大量的編程按鍵對於MMO類型的遊戲玩家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功能,因為複雜的技能按鍵,單靠一隻手的五個手指往往不夠用,所以會需要編程按鍵或側鍵來輔助。剛剛提到的MadCatz旗下不少的電競滑鼠就是主打擁有大量的編程按鍵,其他電競滑鼠如:雷蛇Razer Naga Pro、羅技Logitech G903等,也同樣是以豐富的側鍵知名。其實對於MOBA和FPS類型的玩家來說側鍵也能提升一定的操作方便性,只是所需的按鍵數量不會如MMO玩家一樣這麼多就是了。

光學滑鼠和雷射滑鼠的差異

電競滑鼠的技術從時間軸來說,最早的是機械式滑鼠,接著光學滑鼠到後來的雷射滑鼠。現在已經很少電競滑鼠是使用機械式的設計了,大部分是光學滑鼠,透過光學感應器來偵測滑鼠的移動,再用圖像處理晶片來傳輸滑鼠和游標間的訊號。

person holding black and gray computer mouse
圖片出自Unsplash,非智選Blog所有

雷射滑鼠其實也算是光學滑鼠的一個分支,只是它使用的是雷射光,可能輕微的移動就會被游標偵測到。過度靈敏增加了肌肉記憶的困難,也不容易做即時的調整,因此現在的電競選手還是以光學滑鼠搭配光滑的布質鼠墊為主要的使用選擇。

各種遊戲類型的電競滑鼠推薦

FPS 遊戲滑鼠推薦

目前在歐美主流的FPS電競遊戲,CS:GO是當之無愧,畢竟它是最傳統和單純的寫實射擊FPS,玩家也最多。再來可能就是近幾年崛起的吃雞類遊戲,如原本的PUBG和現在的Apex還有Fornite。剩下則是屬於小眾一點的,如主打硬核攻堅,陷阱一堆的Rainbow 6,或是前幾年非常熱門的Overwatch等。

person playing PUBG mobile
圖片出自Unsplash,非智選Blog所有

FPS可以說是對滑鼠要求最高的遊戲類型,市面上主打FPS遊戲的電競滑鼠也非常多。FPS遊戲對於電競滑鼠的要求,不外乎就是精確和穩定,對其他功能的要求相對不高,可以根據以下兩個面向去決定適合自己游玩遊戲的電競滑鼠。

輕量化與外型

首先可以參考一下下表,我簡單根據滑鼠的需求對FPS遊戲進行了分類。由於非寫實型的FPS遊戲,人物並非以正常的速度行走,常常要應對比寫實類型更快速的滑鼠移動,對移動中的物體做快速的瞄準。所以開始出現如Final Mouse、Model O 這種以超輕量化為主軸的「洞洞鼠」。

遊戲舉例電競選手常用的滑鼠
寫實型 FPSCS:GO、Rainbow 6、Call of DutyLogitech G Pro X Superlight、Zowie EC系列
非寫實型 FPSApex、Valorant、ForniteFinalMouse、 Xtrfy M4

許多滑鼠在體積上也嘗試把掌托縮小,藉此減輕重量,缺點就是對大手的玩家比較不友善。例如國外蠻有名的電競滑鼠開箱部落客 Rocket Jump Ninja 自己使用的也是Xtrfy的洞洞鼠MZ1-Zy’s Rail。如果擔心密集恐懼症的朋友(這是認真的),還是想試試簍空設計的話可以考慮 MadCatz 的M.O.J.O. M1,是三角鳥巢式的外觀設計,也許感覺會好一些。

而寫實型的FPS遊戲在選擇電競滑鼠時,通常會在穩定和輕量間取得一個平衡。雖然輕量化能減輕手腕負擔,移動也更快速,但太輕反而會影響瞄準時的穩定度。而且在快速擺動滑鼠時,過輕的滑鼠重量會更難去停住它,反而消耗更多力氣,這是兩遊戲類型在挑選電競滑鼠間最大的不同。

DPI與點擊反應速度

FPS遊戲通常講求低DPI,才能達到最精準的操控,但透過遊戲內的靈敏度還能再做調整。所以滑鼠本身可容納的最高DPI也不能太低,例如有些玩家會使用到1600左右的滑鼠靈敏度,但遊戲內靈敏度只設定為0.5,一樣可以維持在800的低eDPI,會因個人使用習慣而異。

在點擊的部分,FPS玩家最好能選擇有2ms點擊反應規格的滑鼠,因為普遍電競滑鼠的點擊反應都在8ms到4ms,在剛轉換到2ms點擊反應的滑鼠時可能會有點不習慣,但如果習慣之後可以大大增加遊戲的反應速度,甚至有點開外掛的錯覺。

Mad Catz M.O.J.O. M1

Mad Catz M.O.J.O. M1
圖片出自 Mad Catz 官網,非智選Blog 所有
  • 鳥巢美學丨鏤空的設計,三角孔加大摩擦感,有效緩解手滑,氣孔避免手汗困擾。
  • 輕量靈動丨整機重量僅為70克,採用柔軟傘線線材,保證最大的靈活性和行動力。
  • 隨插即用丨滑鼠上調節RGB幻彩燈效和DPI設定,隨插即用。
  • DAKOTA機械微動丨採用獨家專利訊號檢測技術,實現2毫秒超光速響應時間。
  • PMW3360光學感應器丨實時靈敏度可設定800-12000DPI四段設定,確保操作精準度。
  • 舒適握姿丨多手型通用,各種握姿均可舒適使用。

RAZER Viper Ultimate

RAZER Viper Ultimate
圖片出自RAZER 官網,非智選Blog所有
  • RAZER的光軸微動|遮斷原理取代傳統機械軸的電訊號觸發,加快反應減少物理消耗。
  • 輕盈重量|74 克,搭配 PTFE 鼠貼,提供順暢且精準的操作體驗。
  • Razer Focus+ 光學感測器|導入智慧追蹤增加準確性,可達 20,000DPI。
  • Razer HyperSpeed 無線技術|低延遲的優勢,近乎有線的體驗。
  • 專屬充電座|搭配 Razer Mouse Dock 滑鼠充電座,同樣具備 Chroma RGB 光效系統。

羅技Logitech G703

Logitech G703
圖片出自Logitech 官網,非智選Blog所有
  • Hero 25K感應器|超急速LIGHTSPEED技術,精確追蹤。
  • 先進按鍵技術|金屬彈簧按鍵張力系統,透過更少的力度觸發。
  • 舒適品質外觀|重量95公克,舒適橡膠側邊握把。
  • 更長電池續航|電池壽命可達60小時,支援無線充電系統。
  • 自定義RGB燈效|1680萬色LIGHTSYNC RGB選擇。

ROCCAT Kone Pro

圖片出自ROCCAT 官網,非智選Blog所有
  • 模具精良|經工學研究,打造滑順細緻的滑鼠握持手感。
  • 觸感極佳塗層|舒適度無與倫比,獨家塗層防止手汗濕滑。
  • 專利Bionic Shell 輕盈設計|採用堅固且輕量的蜂巢外殼,且僅重65克。
  • Titan Wheel Pro|超滑順滾輪由固態鋁打造,具清晰的刻度感和順暢的滑動感
  • 100% PTFE 滑鼠墊片|經過預先熱處理調校,一上手即可獲得流暢的滑動體驗。
  • ROCCAT®Owl-Eye 光學感應器|大幅增強功耗控制、精準度、指針控制感等,適合各類FPS遊戲。

ROCCAT Kone XP

圖片出自ROCCAT 官網,非智選Blog所有
  • 獨特酷炫外型|Kone XP使用半透明外殼,20個LED和8個導光條提供最佳燈光體驗。
  • Titan Switch Optical|泰坦光學技術使點擊觸感極佳,回應快確保遊戲不miss。
  • KRYSTAL 4D滾輪 |滾輪輪觸感扎實,且左右兩側新增多個輸入選項。
  • 多達15個可編程按鍵|新一代EASY-SHIFT鍵技術,最多能實現29種自訂義設定。
  • 支援ROCCAT® SWARM驅動|新世代掌管所有遊戲、應用程式和 ROCCT® 產品的整合系統。
  • 獨家PhantomFlex™ 編織線|耐用且不宜纏繞打結,如同使用無線時順暢無比。

MOBA、RTS 遊戲滑鼠推薦

會這樣分類推薦,除了兩者玩法相近外,RTS(即時戰略)類型的遊戲的可以說是MOBA類型遊戲的始祖(講古),從魔獸爭霸開始,玩家自己創建模組玩法,把種族中的英雄獨立出來操控,才有了後來的魔獸三國、信長,到現在大家熟悉的MOBA遊戲-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

出自LOL官方網站,非智選Blog 所有

RTS主要玩家分布在星海爭霸、魔獸爭霸和世紀帝國等,而MOBA最常見的就是剛剛提到的英雄聯盟還有DOTA 2,可以根據以下兩個面向去決定適合自己游玩遊戲的電競滑鼠。

DPI與重量

進行MOBA和RTS類型的遊戲時,角色的移動和技能都需要使用滑鼠來施放,所以小範圍的移動精準度就很重要,而且除了滑鼠靈敏度之外,邊框(視角)移動的靈敏度也會影響遊戲操作的順暢度。最好選擇最高DPI可以到10,000以上的滑鼠,例如:LOL的電競選手Faker慣用的DPI就是3500,這是和FPS遊戲相差很大的部分,在選購電競滑鼠時可以多加留意。

點擊速度與回饋

這類型的遊戲通常需要大量的點擊滑鼠,要討論滑鼠點擊就不得不提到微動機關,但如果要討論到微動機關的區別,其實還蠻複雜的,可以從觸動機制、體積甚至是輔助插件的有無去分別,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之後再做補充。

在挑選微動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親自去實體店試用,規格看了再多還是不如真實使用後的感受來得實在。真的想要從規格挑選也可以從比較知名的微動品牌下手,例如:OMRON(歐姆龍)、KAILH(凱華)和台灣的ZIPPY等,相對網路上的雜牌會比較有保障。

Mad Catz R.A.T DWS

圖片出自Mad Catz 官網,非智選Blog所有
  • 機械美學|霧黑親膚防汗塗層搭配白銀線條包裹機身,低調中盡顯科技質感。
  • 完美適配|可前後調整掌托16mm,完美適配玩家的抓握習性,即時調整。
  • 客製替換|可替換3款不同材質、手感的小指托,組裝最適配個人的型態。
  • 重量替換|提供3個配種砝碼,根據使用習慣,配置最適合的戰鬥模式。
  • 跨月續航|2.4GHz無線模式能跨月續航約300hrs。
  • DAKOTA™機械微動|實現2毫秒超光速響應時間,最高約6000萬次持續點擊壽命。
  • 應用程式|專屬應用程式,可設置編程按鈕、4段DPI調節。
  • 編程設計丨14顆可編程按鍵,可儲存4組配置,滿足優化不同的遊戲需求。

MMORPG 滑鼠推薦

MMORPG源於RPG(Role-playing game)遊戲,但RPG多數較重視劇情,而且最原始的戰鬥採回合制。目前主流的MMORPG遊戲如最近在歐美有大量玩家的最終幻想XIV Online(Final Fantasy)、先前復刻的暗黑破壞神二(Diablo 2)還有死忠玩家最多的魔獸世界(War of Warcraft)。

出自Steam官網,非智選Blog 所有

一開始從單純的接任務打怪練等和閒聊,到後來開始出現刷副本打王,甚至是PVP(Player versus player)的模式,於是對玩家操作的要求也越來越多,以下是MMORPG電競滑鼠的挑選要點。

多元按鍵設計

MMORPG特點除了要操作角色走位之外,還要控制技能的施放,等級較高的時候技能到三四排都不意外,光是能記住所有技能的快捷鍵就已經讓人敬佩了。所以在挑選電競滑鼠時,多到不行的編程按鍵,絕對是MMORPG最佳電競滑鼠的第一要訣

有部分的電競滑鼠主打多到不行的側鍵,例如:雷蛇Razer Naga系列,雖然功能性強,但容易誤觸,還是會推薦按鍵位置多元的電競滑鼠會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一開始可能不容易記憶,但習慣後會有更高的操作上限。偶爾也會需要一些簡單的巨集按鍵來節省時間,所以電競滑鼠是否有相應的應用程式也想當重要。

手感與握姿

適用MMORPG的電競滑鼠還有一個特點是其他遊戲都沒有的,那就是會更偏好寬一點適合趴握的滑鼠外型,原因是MMORPG競技性沒有這麼強,不是一直需要緊湊操作的遊戲,但遊戲時間通常都長到不行,所以掌握相比之下會更省力。

如果在戰鬥時還是習慣趴握或抓握的玩家,則可以考慮選擇有可替換側裙和掌托的電競滑鼠,例如:MadCatz系列的產品,平常可以用趴握的方式較輕鬆,需要時再更換側裙即可。

Mad Catz B.A.T. 6+

Mad Catz B.A.T. 6+
圖片出自Mad Catz官網,非智選Blog 所有
  • 對稱超跑造型丨結合宇宙飛船及蝙蝠車元素設計,兼具外觀及體驗舒適性。
  • 左右通用丨對稱型設計可以讓左右手通用,無論各種使用習慣都可以獲得舒適手感。
  • 個性替換丨磁吸式可替換的掌托和多變的側裙,操作更加靈活。
  • DAKOTA機械微動丨2毫秒超光速響應時間,可以實現最高約6000萬次持續點擊壽命
  • PMW3389光學感應器丨2000Hz/0.5ms的USB報告率、160000DPI範圍,適合各類遊戲。
  • 客製化模組設計丨10鍵可編程按鈕,可儲存5組配置,滿足優化不同的遊戲需求。

ROCCAT Kone Air

圖片出自ROCCAT 官網,非智選Blog所有
  • 人體工學|經過多年調校後完美呈現,備受喜愛的Kone人體工學外型。
  • AIMO燈光技術|半透明外殼和滾輪,支援AIMO照明效果生態系統的產品同步。
  • 自定義選項|透過 Easy-Shift[+]™ 按鈕還能擴展出 17個可程式化輸入命令。
  • 1億次點擊壽命|Titan Switch Optical 減少延遲提供高靈敏、快速反應的極致體驗。
  • OWL-EYE光學感應器|有19K DPI、400 IPS的追蹤速度和令人驚艷的省電效率。
  • 三模連線|Stellar Wireless 2.4G 技術、支援多設備Bluetooth®藍牙連線技術。
  • PhantomFlex™ 充電線|專屬應用程式,可設置編程按鈕、4段DPI調節。
  • 無線雙模 無限自由丨Stellar Wireless 2.4GHz 連線,在工作時改用低功耗的Bluetooth 連線,隨境切換。

ROCCAT Kone XP Air

圖片出自ROCCAT官網,非智選Blog所有
  • 人體工學|經過多年調校後完美呈現,備受喜愛的Kone人體工學外型。
  • AIMO燈光技術|半透明外殼和滾輪,支援AIMO照明效果生態系統的產品同步。
  • 自定義選項|透過 Easy-Shift[+]™ 按鈕還能擴展出 29 個可程式化輸入命令。
  • 1億次點擊壽命|Titan Switch Optical 減少延遲提供高靈敏、快速反應的極致體驗。
  • OWL-EYE光學感應器|有19K DPI、400 IPS的追蹤速度和令人驚艷的省電效率。
  • 三模連線|Stellar Wireless 2.4G 技術、支援多設備Bluetooth®藍牙連線技術。
  • PhantomFlex™ 充電線|專屬應用程式,可設置編程按鈕、4段DPI調節。
  • PTFE 滑鼠墊片丨純 PTFE 熱處理滑鼠墊片一上手即可獲得最絲滑的滑動體驗。

ROCCAT Kone Pro Air

圖片出自ROCCAT 官網,非智選Blog所有
  • 雙無線系統|可以選用 Stellar Wireless 2.4GHz 無線連線技術,或 Bluetooth 連線,無時無刻都處於最佳的連線狀態。
  • PhantomFlex™ 編織線|搭載快速充電技術,只要充電十分鐘就能遊戲五小時。
  • 超長續航時間|Kone Pro Air 充飽電即提供100小時續航。
  • ROCCAT®Owl-Eye 光學感應器|大幅增強功耗控制、精準度、指針控制感等,適合各類FPS遊戲。

延伸閱讀

留下您的留言吧

請輸入評論
請輸入您的名字

17 − 2 =